2020年1月8日,92期广东医谷开放日项目路演活动在广州银行大厦7楼国际路演厅圆满举行! 现场,投资机构与医疗企业齐聚一堂,一同把脉好项目,实现一对一精准交流,高效对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刘海鹰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朱平教授、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副秘书长雒小恩、外科医生、医学博士、独立投资人田川、华阜创展创始人乔巍、阳和生物投资副总经理刘千汇、松禾资本投资总监刘攀、翔康技术总经理易敏、乾元坤一基金高级投资经理林炳生、广东医谷执行总裁谢嘉生、中大创投高级投资经理张宇、广东医谷项目经理谢名胜,以及元禾原点、中银粤财、锵锵股权投资基金、磐泰投资、科兴创业投资、文顺投资、香港创投国际、清控科创、浦发银行、利好投资、青华投资出席了活动现场,本次活动也得到了中大创投、医学中文网、海鳖直通车、中创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主题:医疗企业如何掌握融资节奏及估值定价
阳和投资副总经理刘千汇
现场,阳和投资副总经理刘千汇围绕企业在融资节奏把控问题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交流。刘总在分享中指出,在融资实践中,明确企业不同阶段的目标、把握融资策略以及节奏,对于创始人来说非常重要。融资节奏的把握需要根据细分赛道、资本情况、公司经营状况等因素制定出来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注点:
有明确的企业定位。创业者需要非常明确自身公司的定位,对于细分领域市场前景、行业痛点、技术壁垒、竞争对手情况、产业上下游等相关情况需要了如指掌。同时,创业者需要有多种维度的能力,创业者是“全能型”人才,团队其他成员需与创始人做到优势互补、经验互辅、业务互助。
把握合适的投资节点、合理估值。在估值体系上,创业者在企业的各发展阶段需要有体系化的认知,把握合适的投资、退出节点。同时需要比较客观、理性地给自己公司估值,让每一轮的投资机构都能享受企业估值提升带来的好处。
找“三观”相符的投资人。创业者寻找投资人并不是谁给钱多就找谁,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那个在“三观”上与自己最匹配的人,不仅要能够认同你对公司未来的愿景,了解你所要承受的挑战与压力,同时需要全面了解投资人的关注领域、投资阶段、投资额度、投资观点以及投资风格等。
现场,5个医疗大健康路演项目轮番上阵,精彩不断;创业导师、投资评委热辣点评,直击重点。
1 便携式可穿戴脑机接口EEG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深圳市柔灵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柔灵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应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研发。公司主要产品有:针对阿兹海默症病人的睡眠监测系统-柔性电子脑机设备,其中开发睡眠监测的柔性材料脑电PCB电路,该原型产品已经开发完成;用于中风康复治疗的中风康复脑机设备结合机械外骨骼,目前该设备项目已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合作临床测试;同时公司也将研发针对提升心流和专注度,结合电刺激和音乐节律的消费电子产品,通过在磁(电)刺激结合音乐节律来提升人的专注度跟心流体验。
2 未来药店
深圳极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极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24H智能药诊店,是基于AI+IOT技术的把传统药店、互联网医院和体检中心通过科技创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通过采用“智能仓库”+“AI技术”+“外部流量”+“SAAS”融合方式,可实现自动化补货、远程问诊/AI售药、自助售卖、线上外卖配送、SAAS后台大数据分析等功能,赋能药店进行产业升级。公司所有软硬件研发为自主独立研发,都有独立知识产权。已经申请了17项发明专利、15项软著、1项商标,目前已经签约医药代理商7家,落地药店20家。
融资需求:融资500万人民币,资金主要用于技术迭代研发以及团队建设
广州名医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恩康药业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恩康药业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脂质体吸入剂创新平台、DRIP抑制剂创新靶向肿瘤药物筛选平台两个创新药物研发技术平台。脂质体吸入剂创新平台是基于美国引进的吸入型脂质体制剂核心技术研发而成的,目前已开发8种吸入型脂质体新药,拥有8项发明专利;DRIP抑制剂创新靶向肿瘤药物筛选平台可选出新药候选物,具广谱、高效、 低毒特点,拥有国内外发明专利18项,其中DRIP(DNA复制起始蛋白)是全球首创新型靶标,首次有效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
融资需求:融资2千万美元或相应的人民币,资金用于脂质体吸入剂研发、DRIP抑制剂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运营、人才引进等。
Standard Cytopedia
Cytopedia细胞富集系统建立了准确高效的痕量细胞富集和分离技术,可在外周血中稳定富集完整性高的痕量细胞(胎儿有核细胞或循环肿瘤细胞),面向无创产前诊断(NIPT)和循环肿瘤细胞(CTC)市场,针对临床患者(癌症病人和孕妇)体液样品进行病理分析和基因检测,用于产前单基因遗传病的检测及肿瘤伴随诊断,预后监测。对比国内外液体活检公司,Cytopedia细胞富集系统富集的细胞能够进行肿瘤多基因检测,染色体疾病、单基因疾病、亲子鉴定检测。目前已获批3项国际发明专利,8项专利在申报中,已经完成原型机的生产和测试,构建了能满足100000例/年临床检测需求的生产线。